中國是電子制造業大國,全世界的電子產品超過一半在中國制造,PCBA工廠眾多,成本不斷提升,企業利潤一再壓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所有PCBA企業的共同需求。高效的生產排程,是企業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
SMT的生產排程有一些共同特點和難點,本文以PlanMateAPS為示例,給出APS系統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一、模型維護問題:
難點:
1、每個產品的生產工藝都可能不同。有的過單面SMT,有的過雙面。有些PCB需要AI或手插,有的PCB需要ICT,ATE。因此模型維護的難度比較大。
2、 對機器的特別要求。SMT生產常常指定產線,有時是因為技術需求,例如長線生產零件多的機種,短線生產零件少的機種,精度高的新機器生產精度要求高的機種,有時是因為客戶指定線體。因此每個機種需要指定固定的幾條線生產,且需定義選擇優先級。這部分需要在模型中定義。
3、 PlanMate排程系統支持SMT所需要的模型結構,難點在于如何保證模型的準確。模型不準確直接影響排程的結果。
解決方案:
模型的維護雖然PlanMate可在排程之前做出模型檢查,但并不能檢查到類似PPH不正確這樣的問題,實際屬于企業的管理問題,不只單純靠技術,需要完善管理流程,明確權限,PlanMate采用獨立的權限控制,由PMC部門負責生產排程,為工程部開放獨立的模型維護權限,在建模器和排程系統界面中,都可以檢查并修改產品的模型。
//工程部需要指定人員負責模型維護,專人專責;
//每個工作計劃包含的機種,系統自動進行模型檢查,所有不完整的模型給出報告,工程部可以根據報告補充;
//每周定期導出模型報表,由工程部人員進行檢查,如過發現模型不準確立即修改。
注解:模型變更后系統可以快速重排計劃。
二、物料問題:
難點:
SMT行業屬于欠料比較嚴重的行業,在大型企業中,每天都會有機種因欠料延遲生產。很多SMT企業采用開工單方式管控生產, ERP系統中會查詢料況,已經齊料的工單被Release,但通常只會Release最近2天能生產的工單,生管也只排1-2天的計劃(只排Released工單),后續工單哪天開始生產暫不考慮。這樣做的弊端是:
1、企業無法得到2天后的生產和交貨計劃,不能及時回復客戶交期,安排出貨運輸等;
2、對于欠料的工單,物料一入庫,就馬上Release工單,插單生產,導致生產計劃需要立即變更,引起混亂。
解決方案:
采用在途庫存約束是欠料問題的解決方案。ERP系統中,物料未到不能入庫,因此庫存中沒有此項,工單欠料。但采購部門一般會得到一定時間內的來料計劃,通常一周內的來料計劃都會比較確定。將來料計劃作為在途庫存,與在庫庫存一起參與排程約束,工單會排在齊料時間點之后,而不是不排或隨意安排。
使用在途庫存約束,可以提前得到準確的生產和交貨計劃,方便與客戶溝通和安排交貨,準備上線的配件及SMT程序等。同時避免了過于頻繁的因料況而產生出的計劃變更。
在途庫存的扣減規則見本博客的另一篇文章:生產排程中的庫存扣減規則及約束
注解:在SMT 行業中,料況是制約SMT生產的關鍵因素,不考慮料況的生產排程系統是不可行的,排程時忽略料況,后果就是頻繁的更改計劃。
三、BOM版本及替代料:
難點:
1、BOM版本變更: PCBA生產中,BOM經常有變更,版本變化快。同一個編碼的機種,版本發生變更,BOM就會隨之變更。如果模型中采用固定的BOM,而不能及時更新BOM最新版本,就會造成排程系統與ERP中的BOM不一致。2、 替代料問題:很多機種,會對其中的一些物料,準備多種替代料。排程中部分工單會采用替代料。
解決方案:
通常是否使用替代料由ERP決定,ERP會對每個工單單獨決定使用哪種替代料,不能由排程系統自己決定替代料。BOM經常發生版本變更,APS系統很難實時獲取到最新的版本。
一種可行且準確的方法是采用工單料表替代靜態BOM。 采用此種方法的要求是ERP對每個待排工單,輸出工單料表,APS系統在從ERP讀入排程工單時,同時導入庫存和工單料表,根據料表查詢庫存確定齊料時間。
大部分ERP都有工單料表,MES系統需要工單料表,有些工廠使用條碼對料系統, 也需要使用工單料表。
采用工單料表的主要問題是每次導入APS的數據量比較大,因此主要用在詳細排程階段,在長期計劃階段一般關閉庫存約束,也不需要使用工單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