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如題,是本人在知乎(用戶名:張超-供應鏈管理專家)上回答的一個問題。鑒于內容很有代表性,特轉發至微信公眾號,以分享給更多供應鏈專業的朋友們。以下是正文:
拋開字面意思不談,我想分享一下對這四個詞的理解:
一、本質:商流本質上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這三個流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實質還是這三個流。因此,我們還是在談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二、如何更好的理解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有以下幾個角度:
1、順序上有先后: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信息流是前提(先有市場需求、詢價報價、商務合同、采購訂單等),物流是過程(生產準備、生產過程、訂單交付等的環節,實際就是物料持續從供應端向客戶端流動的過程),資金流是物流的結果(伴隨著客戶下達訂單后或收貨后的付款行為,啟動了資金流的過程)。
2、邏輯上要協同:物流需要與信息流協同(根據與客戶交流的信息安排物流活動)、資金流與物流協同(采購或發貨后要根據合同約定啟動資金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協同(付款安排與合同約定相符)。物流與信息流脫節,經常表現為交貨延遲;資金流與物流脫節,或資金流與信息流脫節,則經常表現為付款不及時,影響雙方信任和長期合作。
3、管理上要集成:沒有信息系統之前,要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者的集成,需要大量的手工工作,而且管理難度也較大。現在ERP系統已經越來越成熟,即使是國內ERP廠家也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的管理需求。因此,借助于ERP系統,完全可以實現業務系統的集成(即實現物流與信息流的集成)、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的集成(即實現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的集成)。
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成,再次說明了供應鏈管理中集成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如何持續優化和改善這三個流的流轉速度和質量,是供應鏈管理中需要長期關注的重要內容和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