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工作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主要是由幾對矛盾所導致,即業務快速變化與IT架構老化僵化的矛盾,系統操作復雜化與用戶偏好極簡化的矛盾,快速響應業務需求與安全標準經濟合規的矛盾,數據應用個性化與解決方案標準化的矛盾,項目實施快速交付和軟件長周期開發的矛盾,……。如何平衡好這些矛盾,并做到“魚”和“熊掌”兼得,需要我們有新的思維和新的舉措。
在企業信息化工作中,我們要同時兼顧企業訴求(客戶需求)和用戶訴求(個人需求):
(1)企業訴求:安全,穩定,高效,低成本,數據一致,企業形象CI的統一,等等。
(考慮到跨界競爭和行業邊界的模糊,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組織形態越來越復雜,上述訴求更為急迫。)
(2)用戶訴求:隨意、自由(不受約束)、簡便(零學習)、即需即用、所見即所得,等等。
(想想美團點餐和快遞小哥的忙碌,就知道人會變得越來越懶,這是人性所致并對用戶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平衡并同時滿足企業訴求和用戶訴求,我們需要利用好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五個驅動力:變化(快速迭代)、中心化、去中心化、標準化(或自動化)和人性化。
中心化,指中央端的“云”化,以確保信息化建設的安全、穩定、高效、低成本和業務數據的一致。
去中心化,指IT整體架構的解耦和邊緣計算,通過模塊化的高度復用來實現快速交付,并將部分業務運算下放到接近用戶端來執行。
標準化,指業務邏輯和基礎設施(中后臺)的標準化,以及基于標準化下的業務處理自動化。
人性化,指用戶入口的簡便化、多樣化、個性化和APP化,以確保提供用戶隨意、自由、簡便、千人千面的用戶體驗和數據服務。
變化,指快速迭代和動態平衡。“變化力”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五力模型中發揮核心性協調作用,動態平衡是目的,快速迭代是路徑。通過軟件架構和服務的快速迭代,實現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間,標準化和人性化之間的動態平衡,以獲得全局最優。
企業信息化建設五力模型既是當前信息化工作中存在問題的一種詮釋,也是尋求解決辦法的路徑圖,是問題和答案的集合體。作為一個模型,可以指導我們對企業信息化現狀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幫助我們進一步制定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