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汽車制造廠變速箱廠于1989年10月建成,生產從日本日野公司引進的LF06S六檔同步變速箱,配裝解放CA141載貨車。產品引進時也引進了管理模式,但由于管理未能及時到位,曾一度造成生產被動,質量不佳,效益不理想。
1.開發思想
該廠在“吸收豐田生產方式的管理哲理,結合廠情開創”準時化生產方式,運用多種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到以必要的勞動,確保必要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必要工件,以達杜絕超量生產,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實現少投入多產出之目的。
2.該廠準時化生產方式的特點
1) 目標明確,系統性強。圍繞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滿足市場需求的目標,進行“配套設計,同步實施”的開發與建議方式;
2) 采用“拉動式”生產組織方式。變“推動式”生產為“拉動式”生產組織方式,以市場需求為目標組織生產;
3) 向工序間在制品為“0”進軍;
4) 實行“一人多機”操作。實行U形生產設備布置,“一人多機”操作,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5) 工具定置集配,精度刀具強制換刀與跟蹤管理;
6) “三為”現場管理。強調觀念更新,以生產現場為中心,生產工人為主體,車間主任為首的“三為”管理體制。一切后方部門圍繞準時化生產服務,使生產不停地創造附加價值;
7) 生產現場實行“5S”活動——整頓、整理、清掃、清潔和素質;
8) 實行“三自一控”、“創合格”、“深化工藝”、“五不流”和“產品創優”的“五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3.實施效果
經過1 年多的實踐,準時化生產方式使工廠面貌產生巨大變化。
1) 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實現均衡生產 原設計能力6.8萬臺/年,92年實施準時化生產后實現8000臺/月生產水平。產品品種由原來1個基本型發展為18個改型產品。
2) 產品質量穩步提高 91年廢品率下降35%,一次裝配合格率由80%提高到92%,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高。
3) 推行看板管理,在制品大幅度下降 在制品流動資金占用從91年初的700萬下降到年底的350萬,下降了50%,92年月產量增加了25%,而流動資金下降到300萬。
4) 由于實行多機床操作,多工序管理,人均操作三臺機器,使得節省操作現場工人近50%,人工作業效率由原27.7%提高到65%。按廠內價格計算人均勞動生產率實現15.2萬元。
5) 刀具消耗下降17%,設備故障停歇時間下降80%。
6) 準時化生產方式提高了企業整體素質,改變了舊管理作風,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